詳細信息  

我去了哪裡?
作者:小川
發布時間:2018/11/5

原始佛教的教法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概念,要算是「無我」了。在《雜阿含經》內,佛陀開宗明義地教示弟子說,要觀察色身變化無常,變化無常即是苦,苦之故無有我,無我亦無我所擁有的東西。因此「無我」可算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一個教法。佛陀要求弟子從體悟到這個「我」是從來沒有的,由此悟解而消除身心煩惱障礙,達致徹底解脫。

「我」是甚麼?在古印度傳統哲學中,認為在人身中有一個亙古不變、永恆實在的固定實體,稱之為「神我」,或簡稱為「我」,這個「我」是在千變萬化的生命現象背後的實質,貫串著我們不斷流轉的生命歷程,或稱為「靈魂」。他們認為這個生命背後的我,是所有善惡行為的領納者,上升或下墮的承受者。它可以透過惡行,墮落往地獄受苦;亦可以透過修行,不斷淨化而最後與梵天融合,得到永恆自在。

佛陀是在古印度唯一不承認有「我」的宗教家,佛陀認為正是有「我」這個執見,令致人們產生了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等問題,形成了貪、瞋、癡、慢、疑、惡見等種種惱亂,成為個人、社會以致世間上紛擾禍亂的根源。

佛陀說無我,並非是指本來有我而強指之為無我,如果是這樣則成為戲論了。佛陀在菩提樹下,就是覺悟到根本沒有這個我的。眾生之生命只是由五堆聚合的東西組合而流轉,這稱之為「五蘊」。其中包括物質性的肉身組合,以及精神性的領納、取像、意志及知覺等心理組合而成。這五蘊組合是不斷遷流變化著,背後並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永恆實體存在。

由於無我的義理太深邃難明,故此在經典中,亦有不少故事,環繞著迷惘於自我的說法。現在從印度及中國古代典籍中找到兩個有關找尋自我的輕鬆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印度佛典的故事

在印度佛教論典《大智度論》卷十二內記載著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受差事遠行,一晚獨宿空舍,夜中見有大力鬼擔一死人來,放在他的面前,跟著有另一大力鬼追來,瞋罵先來的鬼:「這個死人是屬於我的,你為什麼擔來?」先鬼便說:「這本是我的,當然由我自持來。」後鬼說:「此死人實際上是我的!」二鬼各捉死人的一隻手來爭奪。先鬼突然發現這個活人,於是說:「在這裡有活人,可以問問他。」後鬼即問:「這個死人誰擔來的?」

這個人自忖「這兩鬼力大無窮,倘若說實語必死,但說妄語也是死,既然都不免死,那為何說妄語?」因此即說:「是先鬼擔來的。」後鬼聽到非常氣憤,抓住那人的手拔出扔到地上,先鬼見此,於是取死人的一隻胳膊附上,立即就長好了。像這樣兩臂、兩腳、頭、脅,全身都換了一遍。於是二鬼一起搶吃了所換下的人身,擦嘴而去。

換了身軀的這個人思惟:「我父母生的身體,眼見被二鬼盡吃了,現在我這副身體全是他人的骨肉,那我現在是有身呢?抑或是無身呢?如果認為有,全是他人的身體;如果認為沒有,現前卻有這副身軀。」這樣思惟,內心越見迷惘,譬如狂人。第二天早晨尋路而來到前面的市集,見有佛塔眾僧,於是上前,不問餘事,但問自己身體是有是無?

眾比丘問道:「你是什麼人?」

回答:「我自己也不知是人不是人?」即給眾僧詳細說上面講的事情。

眾比丘互相議說:「此人自知無我,容易得度。」因而對他說:「你的身體本來就沒有『我』,不是現在才沒有啊。只因四大和合,妄計為我身,如你本來的身體,與現在的身體,根本沒有差別。」眾比丘於是度他出家修道,斷眾煩惱,即得成就阿羅漢,徹底解脫。

 

中國典籍的故事

在中國禪宗典籍裡,也記載著一個故事:在古時候,有一位公差奉命押解犯人到京城投案,犯人是一個破戒僧人。不甘被囚的這個惡僧人,一直在尋找逃跑機會。一路上他盡力與公差拉關係,百般討好,作出一副恭順合作的樣子。漸漸地,公差的戒備心鬆懈下來,甚至晚上住宿時還與僧人同桌吃飯。

一天晚上,兩人投宿一家客棧,因押解目的地馬上就到了,公差心裡非常高興,就與僧人開懷暢飲起來。僧人見有機可乘,便不動聲色與公差划拳勸酒。酒過數十巡,不勝酒力的公差終於喝得酩酊大醉,癱在床上,沉沉地睡了過去。

僧人趁機從公差身上摸出鑰匙,打開了自己身上的枷鎖,再把它銬在公差的身上,繼而將公差的衣服扒下來,自己換上,然後把自己的僧袍穿在公差身上,又找來一把鋒利的剃刀,將公差的頭髮剃光,趁著夜色,揚長而去。

第二天早上,公差一覺醒來,收拾東西準備出發,檢查了隨身的包袱、公文、盤纏,一切都原封不動在身旁。但找和尚,竟然不見了,慌忙起來,不自覺地用手抓撓著頭皮想:「和尚哪兒去了呢?」突然他發現摸著的是一個光頭,再低頭一看,自身卻穿著僧服,心裡頓時鬆了口氣:「原來和尚在這裡!」接著他又愣了半晌,自言自語道:「和尚還在,可是,我到哪兒去了?」

 

結語

這兩個中印故事不約而同的,都是主人翁先預設有我的存在,然後在經歷中被攪得糊裡糊塗,不知道誰是我?我去了哪裡?因而迷惘起來。現代論者對這兩個故事各有不同的解讀方式,有說如何可以找回自我,有說要認清楚什麼是真我等,不一而足。

實際上,從佛教的立場上看,真實的自我是從來不存在的,這個「我存在」只是我們的錯覺而已。但如何能夠生起這無我的體悟呢?如何能夠具備這自覺、自省、自悟,了解到我們生命背後真的沒有這個「我」呢?這相信有待大家努力,透過建立如實正見,然後經過戒定慧的修行來證悟了。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