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學習念住禪的因緣
作者:小德
發布時間:2021/3/31

       從前在學校裡唸書的年代,中文老師常常要求我們背誦課文,甚至背默測驗,以求培訓我們的記憶力。當然流傳千古的詩詞散文,文字優美、意境深遠,朗讀起來,鏗鏘悅耳,令同學們都喜歡閱讀。久而久之,也成為學習的習慣,一旦看到美好文章或詞句,都會把它默念起來。學佛之後,對於一些經典金句,也會不期然地背誦下來。想不到這個唸書的習慣,無形中幫助我們思維經文的意義,以至在修行上提供很大的助力。

       記起當初接觸佛教之時,是從參加佛學課程、參聽大德講座及著作下,一點一滴地累積學習教義。隨著對教理、教傳、教史幾方面開始慢慢熟悉之後,內心自然地希望找尋修習定慧之法門,繼續前行,可是當時的佛教道場裡,卻鮮見修習禪定的共修會,教授禪修的道場亦十分稀少。當時很多年長的老師都告誡初學的我們,說禪修不易學,很多時會走火入魔的。因此他們多數要求我們首先學習好經教,到適當時候,才能修習禪定。如是者十多年間,一直找不到進入禪修之門徑。

       由於當時所參加的課程,是一所專門研究原始佛教和初期大乘佛教的佛學社所舉辦,課程中自有不少研讀原始經典的機會。在我們研習《雜阿含經》時,看到〈607經〉中佛陀說:「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而〈638經〉中,佛陀臨終前一年也曾對阿難說過,在佛滅後應以自為洲、以法為洲。這即是「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的意義。何謂「自依止、法依止」呢?那就是以學習「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的四念處法門,從修習觀注自身的身、受、心、法,藉而消滅貪憂惱苦,最終得以解脫。自此方知有念處禪法,是可以直通解脫的一乘道。但是,當時卻苦無學習這套禪法的機會。

       直至南傳佛教著作開始被翻譯成中文,傳入此地後,我們才開始看到南傳經典及大德們的著作,繼而陸續傳來禪修法門,令期待已久的佛弟子們欣喜萬分、趨之若鶩。趁此因緣,我們亦開始接觸到緬甸傳來的內觀禪法,從此開展了對於定慧法門之修習道路。

       最初接觸的四念處內觀禪法,是一套由緬甸宣隆大師創立的禪法。這套禪法規定每次坐禪全程均不能移動身軀,禪師強調堅毅態度的重要性,因此禪法的第一個原則,便是要求每次打坐前,在調整好盤腿姿勢之後,禪修過程中絕不可以移動或轉換手腳,一直保持著這姿勢,直至禪修結束為止。大師有云:「要是困倦了,不要鬆懈休息;有痕癢時,不可搔抓;即使抽筋,也不要動。」這套剛勁的禪法讓我們在初學過程中吃盡了苦頭。

       禪法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以觀注快速呼吸時的「觸覺」開始,令學者迅速將注意力集中起來,建立起強烈專注力及覺察力。進入第二部分時,便以身體不能移動時所出現的「痛覺」來作為觀注對象,藉此訓練覺照力,及對堅毅心志的培育。

       這套鍛練意志力、專注力與覺察力的南傳禪法,是一套雖簡單但吃力的禪法,很多朋友過不了快速呼吸與觀注痛覺兩個關卡,因而退出禪法的修習,亦令致部分學者認為這套禪法是「苦行禪法」,他們更否定這套禪法的價值與合理性。在現代社會一向追求舒適及感官享受的情況下,這套禪法確是充滿著爭議性的,不過在克服初學者常常出現的昏沉、掉舉,及培養建立專注覺察力這兩方面,這套禪法卻是有其功效。

       逐漸地,我們從認識釋迦太子修道的艱辛歷程及理解到徹底解脫的意義下,開始明瞭佛陀這套晚年所強調的四念處法門的重要性所在。四念處在佛陀教示的八正道修學中,代表著正念的建立,這是修行的起點,也是貫通整個修行歷程的關鍵。無論是佛陀臨終前對阿難的教導,抑或是歷代無數大師的教導中,建立正念是極其重要的修學基礎。原來「念」的意義是十分豐富的,它不單止是記憶不忘的意思,原來還有著不同的意義。

       在無著論師的《阿毗達磨集論》卷一中記戴,「念」的定義是「謂於串習事,令心明記不忘為體、不散亂為業。」但據菩提比丘在《阿毘達磨槪要精解》中對念的說明:「念(sati),巴利文的詞根意為憶念,然而作為心所,它是心於當下能夠清楚覺知其目標,而不純粹只是回憶過去。其特相是對目標念念分明而不流失;作用是不迷惑或不忘失。現起是守護或心面對目標的狀態;近因是強而有力的想或四念處。」

       因此,正念應該是具有覺知、清晰、分明、不忘失和憶念等等相關的心理要素。在修習內觀之前,一般人的意念是模糊的、是粗淺的,而由迷惘而粗淺的意念要發展到清晰、明確的心意時,正念的訓練就更加重要了。我們在一般情況下,思維總是帶有錯誤的聯想、感性或知性的偏見,乃至根深柢固的執見,例如以無常執作常、以苦執作樂、以無我執作我、以不淨執作淨等等。大部分人的精神生活都是散漫的,習慣性地以自己過往的生活模式以作為面對境界的反應。到了進入佛教修習定慧的時候,我們對正念的培訓,正是要通過鍛練心志,使清楚地覺知當下的目標,消除迷妄、昏沉、散亂等惱亂的騷擾,從而引生清晰而念念分明的心理素質。

       正念的培養等於是訓練我們的覺知、繫念、隨念、憶念等能力,由訓練在呼吸當下,提升意識對觸覺的覺知開始,逐漸將意識維繫於當前的觸境上,透過不斷練習,使意識能夠安住於當前的觸處上,清晰地覺知當前的目標,直至在任何情況下均能憶念起這個對當前心念的覺知為止。這樣方能減少習慣性的貪、瞋、睡眠、掉悔、疑等五蓋的干擾,引生定與慧,從而於正念正知當下正見實相。

       自從學習內觀禪法之後,對心意的覺察力逐漸提升,對經典的理解與掌握能力亦得到飛躍的進步。我深信學習內觀法門,確實提升我們的正念基礎,再配合生活上的自律,及對經論的研習,必能建立起強而有力的三學階梯,朝著息滅貪瞋癡的解脫目標前進。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