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退步原來是向前
作者:不息
發布時間:2021/3/30

波斯匿王的問題

       佛在世時,有一天,波斯匿王獨自思維,突然心想:有沒有一種修法,可以使現世願望得以滿足,來世願望也得到滿足呢?他生起了這個念頭之後,便前往拜會佛陀,並請教佛陀,究竟有沒有這個能滿一切願的修法呢?

       佛陀聽了他的提問,便回答說:「大王啊!確實是有這樣的一種修法,不斷修習後,便可以令人現世願望得以滿足,來生願望也得到滿足的,那就是不放逸善法了。

 

不放逸的重要性

       什麼是不放逸呢?在《大乘廣五蘊論》中,安慧菩薩對不放逸的說明如下:

謂貪、瞋、痴及以懈怠,名為放逸。對治彼故,是不放逸。謂依無貪、無瞋、無痴、精進四法,對治不善法,修習善法故,世、出世間正行所依為業。

       為了對治懈怠與貪瞋痴的緣故,我們要奮起住於不放逸,這是以精進心,加上無貪、無瞋、無癡三個善心所,藉此四個善法來對治那四個不善法,使正法得以成就。

       佛陀十分強調不放逸住的重要性,他曾經在《雜阿含882經》中,一連舉了三十五個例子來說明不放逸為一切善法之基本,甚至是世、出世間法的正行所依。由此可見佛陀對不放逸的重視,故此他回應波斯匿王所問時,便說出此不放逸一法,能令現世願滿足、後世願滿足了。

 

不放逸的修行方向

       很多佛教朋友當說到要精進努力修行時,必定往外攀緣,聯想到努力去幫助別人,或布施供眾、或擔任義工,把助人工作排得滿滿的,這當然是十分有意義的活動。不過在修行道路上,其實首先要做的,更應從自己貼身做起。如何從自己起步呢?這令我想起了唐末五代明州奉化縣的布袋和尚插秧偈。他這首詩偈可謂一針見血地點出了修行的態度、內容及方向。

       布袋和尚契此一生遊戲人間,以乞食隨緣度日,常向不同階層的百姓以詩偈傳法。他的詩偈通俗易明,甚受大眾喜愛。有一日他接受了農夫供養後,便以詩偈為農夫開示修行之道: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契此和尚這首偈語以平常不過的農夫插秧活動,來譬喻修道人的行道方向。首先「手把青秧插滿田」,農夫插秧必定要爭取時機,一旦開始便要持續不斷地進行,直至插滿整塊田為止,不能半途而廢。此乃譬喻修道人必須精進行道,不能懈怠。

       「低頭便見水中天」,修道人必須低頭謙卑,不能貢高我慢,猶如農夫低頭插秧時看到水中天般,修道人也應低頭回望自己本身,從反觀根門來修習。

       「六根清淨方為道」,農夫插秧時要十分專注,方能把青秧插成行列分明的一畝方田。同樣道理,修道人亦要收攝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使不被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境污染,這才是修行下手之處。

       「退步原來是向前」,農夫一面插秧,一面踏步往後退卻,由稻田這一邊退回到另外一邊,才能插好田秧,看似退步而實為前進。修行人也應該如此,將六根向外馳求的心意,回歸於內在的根、境、識三事和合觸處,收攝六根,堅守根門,這才是積極修行轉進之道呢。

 

如何修得六根清淨

       在《雜阿含282經》中,佛陀就為阿難及外道少年鬱多羅等,開示如何修習六根清淨的方法。佛陀說到,每當我們的六根接觸外境——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受觸、意緣法,而生起辨別認識時,我們要清楚每一個感受,對合意的,就要提起厭離心,不生貪念,藉此提起正念及正智;對不合意的感受,就要提起不厭離心,使不生瞋念,以提起正念及正智;及至不管是合意、不合意或互相交錯等心意感受出現時,就要練習離於厭惡、也離於不厭惡的平等心,使自己不起執著心而生起正念及正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不斷地接觸外界的訊息,由接觸而生起種種受、想、思、愛、取、有等等不同反應。我們便要生起精進不放逸心,提起精神,從六根對六境的接觸當下,就要立即針對可意心與不可意心進行覺察練習,逐漸培養起正念、正智,能夠抉擇當下而進至不執著的捨離心,相信這才是從不放逸住所應帶往的修行解脫方向吧。

 

當勤精進慎勿放逸

       以前在寺院裡與師兄們一起參加晚課誦經時,常常唸到《普賢菩薩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現時每至黃昏,不期然就會誦唸這首偈語,聯想到佛陀以自己一生行道的經歷來教示大眾,努力修道,直至臨入滅前一刻,猶不忘教誡弟子,當勤精進,慎勿放逸。看到如此語重心長的勸誡,總會令我們生起無窮力量,奮起精神,反觀自身,從不間斷的觸處當下,捨棄執取心或排拒心,以使破除千百世以來的自我執見,向著徹底解脫的目標進發。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