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禪宗的不立文字或棒喝所顯示的「語言」問題
作者:親嚴
發布時間:2009/5/15

 

(甲) 佛家的根本精神
 
佛家的根本精神就是如實地把握宇宙人生的眞理,這名之為「如實觀」。如實觀則要靠般若智,而般若智乃是要由實踐修行而証得的。這裡顯示出眞理是要藉實踐而得。釋迦牟尼在世時以言說教化弟子,弟子依其言語而修行見道者,大不乏人。佛陀入滅後,弟子將其言說結集而為經典,由口傳而至文字記錄,依之修行。去佛日遠,弟子漸漸著重了文字的研求,義理的發揮,衍生眾多論典,新義競出。於是分門別派,各有所主,互不相容。修行而証道者日少,形成了部派佛教,陷入分裂的危機,遠離了佛教的根本精神。
 
(乙) 龍樹的「以文字破文字」
 
於是,龍樹、提婆興起了大乘佛教,批判了當時的各部派。龍樹認為,部派佛教是完全陷入了語言文字之中而被困,不能超越。他認為凡有所說者皆不能達於眞實。因為凡有主張都只能表達到一邊的意見,如用語言文字來說明眞理時,必有對立矛盾的情況出現,因此必非眞實,而眞實是要離開言說而體會的。所以龍樹對於當時各各部派的主張,均找出其主張之矛盾性而破斥、消解之。由於他深切體會到語言的局限性,因此,他以文字破斥各派之文字時,自身則不正面主張任何理論。就算他對眞實用文字有所描述時,也是隨說隨破,使人不會停留在文字義理之層面上。他認為世間一切論題都可用其反面來破除消解,而眞實就是將正反論題都消解後,超過了文字語言的層面來把握的。而這個把握就是要通過實踐而證得。在這裡,龍樹繼承了佛陀的精神,將眞實重新歸結於實踐之中。
 
(丙) 禪宗的「不立文字」
 
佛教傳至由國,至隋唐而大盛,各宗競立,依經解說,將佛學義理帶至新的高峯,但亦容易陷入文字義理中而不能自拔,於是禪宗興起,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者,並非否定文字,不要文字,祇是不拘泥於文字而已。「教外別傳」的教者,語言文字也,即經論也。教外別傳者,即說明眞理並不存在於經論之中,當一個人修行至大澈大悟時的境界,乃非語言文字所能表達,是超越經論言說之境界也。如《維摩經》所述: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己,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己。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眞入不二法門。』」
 
又《碧巖集》中,記述須菩提與帝釋天的對話如下:
 
「須菩提岩中冥坐,入空三昧時,諸天雨花讚歎。尊者問:『雨花讚歎,復是何人?』答曰:『我是帝釋天。』『汝何讚歎?』『我重尊者,善說般若波羅密多。』尊者曰:『我於般若,未嘗說一字,汝云何讚歎?』天曰:『尊者無說,我乃無聞;無說無聞,是眞般若。』」
 
以上兩則指出,眞理是離言說文字的。雖然經中常說眞理,其實都是語言說明,如文殊師利所說一般,而非眞理本身。故要超越所說,而至「無說無聞,是眞般若」的境界。這就是教外別傳之旨了。
 
況眞理是不論佛陀出世與否,都存在於一切現象中。如非自身立脚於實境而實際地領會,則必不能體驗其如實之實相。 禪宗由「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顯示出語言經教的局限性,固定而缺乏生命力。語言文字只有象徵的意義,而無實際的意義,就如以指指月之手指而已。因此,禪宗強調於現實中把握活生生的實際,不以僅僅構成一種眞理的概念為滿足,而是把握實相而達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之境,而這不是存在於言說文字的世界裡,是要經過實踐的過程,如實的體騐才能理會。這是禪宗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意義,亦符合了佛家的基本精神。
 
(丁) 禪宗的棒喝所顯示的語言問題
 
佛教的宗教立場,依佛陀所說:「吾如良醫,應病與藥」。即是說,順應一一的境遇而施以教化。所以佛教的教理常以根機為中心,以方便為說教,因而成立種種法門。禪宗更將這個精神拉至高峯。禪宗的接引方法並不是形式的固定化,而是自由地實際地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在六祖臨終時曾教弟子說法時「動用三十六對,出沒不離兩邊……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這即是以文字破文字,乃遠承龍樹之旨。及後禪師們恐人更有所執,於是發展為「以非文字破文字,以非語言破語言,以非概念破概念」。於是棒、喝、拂、拳等相繼而出。這無非表明了語言文字概念之不圓滿性,不能見於眞實,於是用種種非語言的方式來堵塞弟子的思念,眞逼至思想概念無路可逃,忽然藉著眼前活生生的現實因緣,擺脫了語言文字的束縛,了悟到諸法的本來面目。這時則眞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戊) 結語
 
因此,禪宗並非否定文字語言的價值,而正是透徹地了解到語言文字的極限,鑑於當時人多重視經典,以為眞理就在於經典文字之中,因而起來強調「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藉著這個方式來重新顯出實踐的重要性。由實踐而瓦解語言文字的障礙,直接地把握諸法的實相。這是與佛陀的本懷,龍樹的用意是一致的。而由維摩的「默默不語」,而至龍樹的「以文字破文字」,再到禪宗的「以非文字破文字」,可見出禪宗將這個方法帶到顚峯。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