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印度哲學小史(下)
作者:親嚴
發布時間:2009/5/19

 

印度思想教派
 
正統六派 ── 數論、瑜伽派、勝論派、正理派、彌曼差派、吠檀多派。
異流三派 ── 佛教、耆那教、順世派。
 
(一)正統六派(續)
 
(3) 勝論派
 
此派又譯作「吠世史迦」,意為義理殊勝,諸論罕匹,故稱為「勝」。此派與數論同被認為六派哲學中之兩個主要派別。
 
本派將宇宙有分為六個範疇來說明,稱為六句義,此乃勝論最正統及重要之學說,現分別述之如下:
 
(A) 實:一切物質和現象的最基本的實體、實質,有九類。
(B) 德:實體的種種屬性,能力,有二十四種。
(C) 業:一切萬有的造作、運動、作用。為離合之因,有五種。
(D) 同:又稱有性,乃一切法所共同存有的原理。
(E) 異:指物與物相異的原理、區別差異的原因。
(F) 和合:萬物能相合而不離的原理,亦即使實與德業合而不離,如白與雪、衣與絲、土與瓶的關係。
     
宇宙間一切事物都不離此六諦,以身體為例:身體為「實」,種種心理作用及器官為「德」,造作行為為「業」,此身與他身「同」,而與牛馬等「異」,又此身上之種種器官不相障礙,即「和合」也。
 
本派後來發展至除六句義外,尚有七句義及十句義之說。十句義最為晚出,中國有玄奘所譯之「勝宗十句義論」。
 
(4) 正理派
 
本派亦稱「尼耶也派」,以研究論理方式為其特式,將重於知識學及辯論學。
其主張有十六句義,而其最為特出者乃為論式的研究,其影响佛教亦很大。本派主張者為五支論式。如下二例所示:
 
(A)宗:此山有火。
 因:以有煙故。  
 喻:凡有煙必有火,如灶。
 合:此山亦如是。
 結:故此山有火。
 
(B)宗:聲是無常。
 因:所作性故。  
 喻:凡所作性皆無常,如瓶等。
 合:瓶是所作性故,聲是所作性。
 結:是故聲是無常。
 
後來至佛教的陳那論師將其五支作法刪去後兩支而成三支作法,稱為新因明。對佛教之唯識一系思想影响至巨。
 
本派特重眞知的獲得,認為如能正確從五支論式中得到眞知,則可不為外境所迷,因而無所執著,由無執著而煩惱滅除,其宇宙論則與勝論一般,故其關係猶如瑜伽派與數論派的一般無異。
 
(5) 彌曼差派
 
這派繼承了吠陀以至梵書時代關於祭祀的部分而發展,亦為研究祭祀儀式之理論根據,本派強調了祭祀的重要性,認為祇有祭祀才能成就世出世間生死輪迴的解脫。淨化身心,消除業障亦由祭祀而成就。所以是為祭祀而祭祀,而祭祀的對象反變成次要了。
 
本派另一重要主張為「聲常住論」。即謂聲音乃由吠陀語言而出,故為常住的眞理,不過藉緣而顯發,實際是常存而永恆不滅的,佛教稱此派為「聲顯派」。
 
(6) 吠檀多派
 
「吠檀多」一詞原是指吠陀的終極,是即吠陀關於哲理的最後部分。除「彌曼差派」外,本派繼承了吠陀的另一面,亦即是哲理方面的發展。
 
本派學理之要點為「梵我合一」。梵為宇宙的原理,一切事物所由生住滅的本源,故一切因其力而生,滅亦歸於彼,個體之我亦本來與大梵為一,所以我若能現起正智,即可回入大梵而解脫。我與大梵之關係猶如瓶中之空與大空之空,瓶中之空因受瓶體之束縛限制而不能落入大空,輪迴就有如從此空瓶進入另一空瓶一般。解脫則如瓶破而再不入瓶,於是與大空融合,宇宙萬有亦由大梵而開展,故此世間祇是大梵的力量幻現而已,乃虛假不實的,而此一切萬有為梵所現,故梵為絕對,此乃一元論之主張。
 
本派因為成立於六派之末,故能充份吸收及批判各家之得失,所以含有很多批判的意味,並以吠陀學派之正統者自居。近世印度學者多為此派信徒,亦為印度近世哲學之主流。
 
(二)異流三派
 
(1) 佛教
 
佛教的教主為「釋迦牟尼」,他本名悉達多,生於約公元前五六O至四六O年間,本為迦毘羅衞國之太子,但為了追求人生眞諦,於二十九歲毅然出家,經過六年苦行,於三十五歲成道,稱為佛陀。此後周遊各地說法,組成龐大教團,直至八十歲時入滅。
 
佛教最基本的教義為「緣起」。緣起就是指出世間一切事物莫不是從種種因素條件之下而生起,其中根本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本體。通過這個緣起的觀念而對應於現實人生中,就發展出四聖諦及十二因緣兩套教義,四聖諦即苦諦、集諦、滅諦及道諦。佛教認為人生是苦,苦有不完美的意思。總括人生之苦有八種,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等,是為苦諦,而這些苦惱是我們自己由於愚痴、貪欲、瞋恚的煩惱所招集的,是為集諦。佛教進一步說明這些人生的苦惱是可以滅除的,這便是滅諦。而滅除的方法就是修行八正道。這就是道諦。
 
十二因緣就是佛教用以說明人生輪迴的現象。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此十二過程互相為緣而引生,而最根本就在於無明,故破無明,得智慧就能解脫這個枷鎖。
 
佛教更主張四姓平等,無有差異,亦不贊同有創造主或主宰神的存在,由於教義平等博大,因此信徒日多,一度成為印度國教,後來更發展出大乘佛教,再北傳入中國、日本、韓國、西藏等;南傳至斯里蘭卡、泰國、緬甸、爪哇等地,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 耆那教
 
耆那教的教主是伐彈馬那大雄,生於西元前六世紀,為若提族之王子,年三十出家求道,修行十三年,得大智慧,獲得勝者(即大雄)之號,其教於是名為耆那(其義為「勝者」),其後遊化於摩揭陀及吠舍離兩國之領域達三十年。
 
耆那教主張為二道七分說,謂一物自本體方面言為實道,從名相方面言則為變道,是為二道。七分是說事物的描述可分七方面而立言。即:實、非實、亦實亦不實、不可描述、是實同時又不可描述、非實又同時不可描述、是實亦非實亦同時又不可描述。如此耆那教對事物的判斷是十分客觀審慎的。
 
除七分說外,耆那教又主張七諦,即是:生命、非生命、漏入、繫縛、制御、寂靜、解脫,這是說明宇宙人生現象之構成及現象,以及解脫的過程,解脫的方法,耆那教則有三寶之說,即正智、正信及正行。此外,如排吠陀、禁祭式、戒殺生等,和佛教一樣。
 
此派後來分裂成白衣派及天衣派,天衣派即主張裸形,佛教稱此派為尼乾子。提倡極端苦行,至西元一世紀前後,更生出很多派別。
 
(3) 順世派
 
這個學派跟今世的唯物論見解很相近,因為它的看法和世俗的觀察無大分別,所以便稱為順世派。順世派不信智慧,蔑視神權,以為除直覺外,沒有可以相信的。因此,他們只相信現量,而非比量,更反對吠陀的聖言量。由此看世界,便只承認可見可觸的物質為實在,即地、水、火、風四大而已,其餘則盡虛妄,由四大互相集合而構成世間一切,包括人的身體及精神,離開物質,則無所謂精神,所以,人死後無我身,一切復歸自然,所以他們主張善惡均無報應,人生的目的,就是盡情享樂,滿足一己之欲念而已。
 
(三)六十二見
 
在當時印度,思想紛多,分門別派,除以上正統六派、異流三派外,更有所謂六十二見的思想,差不多包括了印度思想界的所有見解歸納起來可分八類。列之如下:
 
(A) 常見論 (四見)
(B) 半常半無常論(亦常亦無常論) (四見)
(C) 有邊無邊論 (四見)
(D) 種種論 (詭辯論) (四見)
(E) 無因而有論 (二見)
(F) 死後有想論 (十六見)、無想論 (八見)、非有想非無想論 (八見)
(G) 斷滅論 (七見)
(H) 現世湼槃論 (五見)
 
以上八類思想,涵蓋當時印度思想界的其餘所有見解。另外更有所謂六師外道之說,亦不出此範圍也。
 
戊、結語
 
由以上可以見到,印度之思想很早便兼具宗教與哲學色彩,而在公元前後,百花齊放,紛繁多采,空前熱鬧,中世的印度哲學思想主流則為佛教,至後期佛教衰落,吠檀多派興起,吸收各派精華及佛教之思想,大成於後期印度思想界,只瑜伽派堪與匹敵。直至現代,若論信仰及哲理者,乃吠壇多派所演成之印度教;若論實踐修行者,則唯有瑜伽派也。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