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慈心禪修記
作者:慈淨
發布時間:2011/10/18

 

10月4日,我参加了一個為期六天,由香港葛榮禪修同學會所主辦的禪修營。主持者是已故葛榮導師的大弟子,烏普老師。地點是大嶼山地塘仔的法航精舍。我這次決定報名参加的緣起,是有一次在偶然的機會下,閱讀到一本關於葛榮導師生平的書籍,當時心中有所觸動,就埋下了有機會想去體驗一下他的精神的種子。
 
法航精舍位處大嶼山較入的深山裡。坐巴士到達寳蓮寺後,還要下車步行超過半個小時的山路才能抵達。精舍環境十分幽靜,祇見樹木不見人,日聞鳥叫夜蟲鳴。它的建築也很簡單,三層高的樓房包括一樓的襌堂和二、三樓的寮房。由於面積不算太大,我們總共四十多人,部份人就分散住進建築物附近的小屋裡。
 
我對這個襌修營的第一個印象,就是籌備功夫做得非常好。從每天的時間表,以致每個人的工作襌和洗澡時間的分配,到現場翻譯人員的安排等等,無一不是那麼地有組織和有系統。 而眾多的襌修者也十分自律,從頭到底都遵守着止語,使得所有的活動,都讓人感受到是在一種寧靜而詳和的氣氛中進行的。
 
我們的時間表基本上是由四節襌修所串成,中間穿插着瑜伽班,工作襌和用餐等。清晨五點鐘的第一節是慈心襌。午前的第二節是坐襌。 午餐後第三節則是坐襌加站襌加行襌,想是老師的苦心,顧慮到我們飯後可能容易覺得昏沈吧。黄昏最後一節坐襌之前,會先加入少許唸誦,通常是簡單的六字大明咒、佛號,或是觀世音菩薩聖號等。最後是大約兩個小時的開示和問答。此外,每天還有特定的時間供老師個別接見我們。
 
烏普老師是一位非常温和友善而又富幽默感的人。每當有人向他提問的時候,很多時他都會先閉目沉思一會,然後睜開眼睛緩緩地回答。他的答案通常都是來自於他自己內心的體驗,而非口若懸河地一味引經據典。每天清晨他帶領的慈心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我們一點一點地向自己,向他人,乃至最終向我們埋藏得最深、最不敢面對的傷痛回憶打開我們的心門。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慈心襌。與其說修習慈心襌會讓我們變得更慈悲,我覺得毋寧說它可以令我們的心變得更柔軟。我們每一個人都用得着柔軟這種心靈質素,因為儘管我們平時怎樣地自我評價為慈悲的人,但內裡我們那顆久經歲月的心,在某一程度上,在某一角落裡,卻可能逐漸變得僵硬麻木而不自知了。這可以從我們面對極難相處的親人時的處理方式窺見一斑。在那種充滿挑戰性的環境中,當我們一再地覺得受到冒犯的時候,有多少次我們是毫不猶疑地以極速的情緒反應來作出抗衡。然而,對方的行為實是源自於他內心所承受的種種苦的這個令人心碎的因素,我們卻又有多少次不是視而不見,就是後知後覺。
 
烏普老師曾經說過,那些懸掛在襌堂門外寫着“襌堂”兩字的牌子,其實是應該將之掛在門內的,這樣,當你推門外出的時候,你才是真正踏進襌堂,因為外面整個世界就是襌堂,就是你真正修行的地方。 同理,慈心襌也並非單是侷限在蒲團上修習,而是更應該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個舉手投足,每一次開口說話的當兒修習。這樣才契合佛陀的教誨,也才是真正地活出佛法的精神。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