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一百頂高帽子
作者:小川
發布時間:2013/9/5

 

        從前,有一位京官將要調任外地,於是前往拜別他的老師。老師對他說:「外地的官員不易當,你要謹慎一些啊。」那人說:「我準備了一百頂高帽子,每遇到人便送他一頂,應該不會和人發生爭執的。」老師面有慍色,對他說:「我們以正直待人,何須這樣做呢!」京官說:「天下間好像老師您一樣不喜歡被奉承的,能有多少人呢?」老師點頭稱善說:「你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那人離開時,對旁人說:「我的高帽子本來有一百頂,現在只剩下九十九頂了。」
 
        這個故事反映出,做學生的,固然不應該時刻準備以「曲意逢迎,送出高帽」的諂媚心態來處事待人;但作為老師,也是要時刻警覺,當學生在轉彎抹角地奉承自己時,要有一個警醒的心態。否則,便被境轉了也不自知,而讓學生得逞,送出一頂高帽子了。
 
        不過,在現實的情況中,一般人是喜歡被讚美的,因而在被稱讚愉悅時,是會鬆懈身心的,是不警覺的;而在困惑逆境的時候,才是會警覺的。我們會在快樂時迷失方向,在高興時顯得忘形,在興盡時會失控,在樂極時會生悲。社會上幾許悲劇都是在熱鬧狂歡時發生的。此所以古語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人生有順有逆,感受有苦有樂,如何在順境快樂時不迷失?如何在逆境時不氣餒?這便要在心志的培育上下功夫了。很多內觀禪法都教我們觀察自心,從觀察自身的身、受、心、法中,時刻如實警覺認知。坊間有很多禪修法,為了吸引現代人求樂的心態,常以禪修可達致快樂作號召,更有所謂的「快樂禪修法」來作招徠,吸引希望學習的人們來參加。這些禪修法教人輕鬆平衡,享受生活一切,以禪修來放鬆自己,使帶來的輕鬆愉悅心境。若作為初學者的入門教導,這是無可厚非的。但若以為這樣便是學佛的終極,這則恐怕是有待商榷,甚至這是不容易達致效果的,因為樂受會令人沉溺其中而不覺察的。甚至會鬆懈,滿足於自以為是的進步,甚至令禪修者一直憶念不忘那禪悅時光,而忘記了活在當下的如如實況,於是便停滯不前了。此所以很多長期的老修行者,當遇到生命中的逆境時,都被現實的境況擊敗得體無完膚。
 
        一些禪修法則教人從苦受中學習,如宣隆禪法便是這樣。宣隆大師說:「苦受確是致道的法則,樂受會令我們飄浮於生死之流」。宣隆禪法曾以人在激流中游泳往抓取標竿上的花束來作譬喻,若在順流而下去抓取時,很快會被順下的激流沖走而遠離花束,但若在逆流而上去抓取花束時,他若失敗後仍在標竿下方,仍有機會再度逆流而上游近標竿,達致目標。順流而下的泳者就好比以樂受來禪修的修道者,假如他不能警覺於樂受,便會被自己的貪欲沖走而遠離禪修目標;逆流而上的泳者,則似以苦受來修行的禪修者,他會一直覺察著禪修的目標,雖受到苦受的干擾而沒法專心,但仍會持續覺察著目標,最終提起精神來克服它,並完成訓練。
 
        若未經過長期艱辛的訓練,不容易在樂受中保持警覺,但對苦受來說,初學者已經能對苦受保持著警覺。況且,苦受是我們不喜歡的,這與我們追求解脫煩惱是有著共同的方向,因為煩惱是我們不喜的;但相反,樂受卻是我們歡迎喜愛欣賞的,這便很易令我們貪附不自知而沉醉於其中了。
 
        在順境中而保持著警覺,不沉淪、不懈怠、不放鬆;在逆境中保持著清醒,不氣餒、不消極、不放逸,這才是修道者所應該做的事情,也是要我輩學習佛法時,時刻不忘的教示啊!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