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向於捨——邁向解脫的階梯
作者:親嚴
發布時間:2015/10/28

 

  我們閱讀原始佛教的《雜阿含經》時,常常會被經中那些樸實無華的修行教示深深吸引,尤其是佛陀那因材施教的善巧方便,隨著不同根性的弟子而施以各別的教法,令弟子們契入甚深解脫境界,著實令人嚮往不已。
 

  最近在讀其中修習解脫道的〈道品誦〉,看到有一個定型句子,十分突出,那便是「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這個定型句子在佛陀教示弟子修習七覺支及八聖道時,不斷出現在十數篇經典之中,可見其重要性,因此希望跟大家分享此中的看法。現先引其中談七覺支的729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七覺分!何等為修七覺分?謂:念覺分,乃至捨覺分。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修擇法、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另外,談到八聖道的,則如764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修八聖道,諦聽!善思!何等為修八聖道?是比丘修正見,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是名修八聖道。』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兩篇經文的格式是相同的,都是記述佛陀教示諸比丘,在修習七覺支及八正道中每一覺支或聖道時,都能夠「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這是作為修習七覺支或八聖道時,而能夠達至的依向處。七覺支在原始佛教的教法中,是被認作朝向覺悟的次第,而八聖道更被認為是行者見道後所實踐的中道行持內容,因此這兩個階段在各道品中顯得特別重要。我們試從這個修道的依向上,來看看其內容。
  
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何謂「依遠離」呢?在《瑜伽師地論》卷十三中有述及:「云何遠離?謂五種遠離。一、惡行遠離,二、欲遠離,三、資具遠離,四、憒鬧遠離,五、煩惱遠離。」這是在修道行為及條件的依止處,與天台智者大師《小止觀》中述及的修道「二十五方便」的具五緣十分相似,此中五緣為: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這是從正反面說明了在修行過程上所應具備的內外條件及生活依止。從生活上依止著遠離世俗鬧市、行為上遠離惡行,乃至心靈上遠離貪欲等煩惱,都是修道人在悠長修行生活上,所應該持守的基本模式。


  不過,在南傳方面的依止遠離,則不單止是在資具與行為中的依循遠離俗世內外諸緣,更是由修觀開始,沿著入定、出世間道乃至證果涅槃的整個修行歷程,能夠依止著暫時出離乃至永久遠離世間的修行模式。


  依無欲,即能依止於遠離種種貪欲染著的狀態,不再追逐五根對五境而生起的五欲染著。世間人隨著感官向外攀緣,眼根著於色境、耳根著於聲境、鼻根著於香境、舌根著於味境、身根著於觸境,因而生起種種苦樂諸受,愛取有隨之而來,互相追逐,不能自持。修道人並非要泯除一切感官功能,而是在與對境起觸受的時候,須警覺自身對之遠離貪欲染著,並依止著「無欲」這個方向而前進。


  依滅,即依止於寂滅,一切根境識、蘊處界、世出世間、煩惱的寂滅。這是學佛修行的最終極的寂滅,也是所有修學道法的依止目標。


  最後向於捨,這是每一個修道行為都是以捨為手段。由於修行是為了要解脫,因此前面三個依止,是修道的一個個階段,由依遠離、依無欲、依寂滅,乃至趨向於這個徹底的捨棄,方達致解脫涅槃的終極目標。因此,在聖道的成就階段,捨乃是意味著完全放棄所有執著的狀態,才能與隨之而來的涅槃緊緊接軌。
  
邁向解脫的階梯

 

  在修行的道品方面,從阿含經的傳統順序來看,一般的是行者以修習四念住為始,經過四正勤、四如意足,然後發起五根、五力,乃至七覺支,這是進入菩提的前奏,最後便是八正道,從此踏入解脫的階位。而在七覺支及八聖道的修習上,佛陀指出,行者修習至此,乃能依止於「遠離、無欲、寂滅」,進而趣向於「捨」,最終修行圓滿,進入解脫之門。由此可見,「向於捨」乃是說明了邁向成就解脫的階梯。
 

  在佛弟子之中,很多天資甚優的大弟子,如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迦旃延等,都能在佛陀的教導下,極速悟入聖道,成就無學聖果。但一般弟子則要循著一定的修道歷程,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次第學習。於此,佛陀亦方便施設了很多修道的法門,讓弟子們可以隨不同階段,拾級而上,從凡夫步入聖者的階位。隨著修行的過程上,佛陀更設定其依止方向及原則。因此,「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正是這樣的一個修行定型句子,讓弟子們可以透過不斷的提醒,由此而踏進聖道之門。
 

  這個三依一向背後的理念,便有點兒像佛陀的四聖諦教法架構,教示弟子於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的模式。二者所顯示的對照關係猶如下表:
  
三依一向     內容                                            四諦法 

依遠離        依止於遠離世俗人生的實況       苦應知
依無欲        依止於消除煩惱執著的根源       集應斷
依滅            依止於嚮往涅槃寂滅的目標       滅應證
向於捨        向著捨棄執見的目標而邁進       道應修
  
捨的三種特性

 

  從佛教的經典中,說明一切修行的成果,主要是從捨而獲得,不論是阿羅漢、辟支佛,乃至於佛,所有解脫門的歷程,其實都是不斷向於捨而行。沒有捨,便無解脫可言了。因此《金剛經》也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也是說明了要徹底捨棄一切相之執取,方能成就佛道之理。
 

  在《大乘廣五蘊論》中,當論及「捨」的意義時,乃指出「捨」是依無貪、無瞋、無癡乃至精進的力量,因而獲得心的三種特性:「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性。」
 

  心平等性是內心遠離昏沉、掉舉等等過失,而達致心的平等性。這是從修道開始,行者不斷練習改進而到達平等持心、均衡的階段。我們內心很多時不斷上衝,即過度亢奮,因而胡思亂想;有時卻是下墜,即萎縮迷糊,因而昏昏欲睡。心平等性便是遠離起伏之心,達至心的平衡。
 

  心正直性便是內心平衡之後,逐漸能夠往前而不再歪曲、不偏不倚,直向解脫。心無功用性更是遠離一切雜染,把修行養成為良性習慣,自然而然地運用純熟,達到心無功用、任運自然的階段。
 

  由內心具備著這三種特性,必然地能夠離開一切不清淨法,安住於清淨法之上。所以,我們可以說,捨是修行解脫的階梯,一切修法無不依循著以「向於捨」的方向來邁進。從依止於出離心、離欲心、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性的修習,行者最終能夠捨斷我執與法執,達致一切寂滅、無上解脫的目標。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