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有求無求
作者:如流
發布時間:2023/7/10

有求必應

        我們這城市有一座廟宇,知名度甚高,遠近馳名,香火鼎盛,已成地標,前往參拜者絡繹不絕。其主要原因,是這座廟堂主神「有求必應」的口碑。任何人來此上香拜祭,定必取一籤筒卜問,祈求神明給予啟示,以示前路。據說這廟的籤文十分靈驗,總能解除求問者的心裡疑難,故此得到人們的普遍倚賴。但凡有任何事情,定必前往叩拜一番,祈求神明給以啟示。一般求福求祿求壽求妻求財求子乃至問病求藥者,都慕名而來,滿願而返。這種祈望神明看顧,給予快樂滿足,似乎成為了人民心裡的最終目標。

 

人到無求

        中國歷代文人雅士,視追求功名利祿以作為十年寒窗苦讀的目標,但進德修業之餘,亦會受到古代聖賢的教導啟迪,其中「淡泊無求」可算是德行之一。這裡說的「無求」,是告誡士人在讀書之餘,亦要揚棄腦子裡的功利與浮躁,不為名利物欲所困惑,不為虛名浮雲遮蔽雙眼,從而獲得一種超然物外的自在與安寧。「無求」當然不是不思進取和漫不經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頭喪氣,更不是一籌莫展的消極態度和庸人哲學,而是告誡士人們在學習時,要擺脫名利欲望的羈絆和擾亂,在不強求下,才能有所成就。「求」是人生品格的體現,但為事在人,淡泊的人生雖說沒有精彩燦爛,也未必有顯赫地位,可它的確是平靜而隽永的人生境界。

        其中無求哲學的代表者,可說是三國時代諸葛亮寫給兒子的《誡子書》所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教導兒子修身要淡泊無求,以此來面對複雜而充滿競爭的人生,這影響了後代千萬讀書士人。能夠看淡世事無常,可說是一種勇氣。能夠超然物外,卓爾不群,纖塵不染,更是個人品格的呈現。到了看淡一切的境界,得失隨緣,心無增減,淡泊以明志,寧靜以抒懷,隨緣而安,得之不喜,失亦無憂。知道了無欲無求,心中銘記「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意義,用一份超然物外的靜心,慢慢體味「無求」的意義,閒看花落,坐看雲起,笑看滄桑,人生一定會悠然自得,寫意自在!

 

追求快樂

        不過,對一般人來說,生命中追求寫意快樂是人類以至生物的本性,亦因如此,古往今來的幸福感,大都建立在獲取快樂之上。現時在平常生活上的所有活動,都是圍繞著如何獲取最大的快樂為主導的。而快樂的內容主要更在環繞著「色、聲、香、味、觸」等五欲的滿足享受之上了。追求快樂,遠離痛苦,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佛教徒會進一步的探索,當靜下心來,細想一下,快樂本質是什麼?快樂過後又如何?快樂後果又會怎樣?細心考察之下,追求快樂又不是這麼簡單的了。

 

欲樂後果

        在佛教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大德——龍樹大士,他早年也是以追求欲樂作為人生目標。據龍樹傳記說,龍樹是屬於婆羅門種姓子弟,社會地位高,有錢有學問,年輕時每天總跟一群年齡相若的富家子弟到處胡混,追求生活享受快樂。當社會中所有享樂都品嚐過了之後,他們想到了王宮的奢華。於是他們在術士的幫忙下,學習得隱身術,隨後偷入王宮,盡情享受宮內的美好事物,甚至侵犯了無數宮女。這令國王大怒,乃召來群臣對策,並設計在宮殿後花園地上鋪滿細砂,當龍樹與同伴隱身進入花園時,地上出現了腳印,行藏敗露。國王便命士兵手持大刀,對空亂劈,他的同行友人都立時被斬殺,幸好他先行,機智地躲在國王身邊,屏息靜氣,士兵的刀鋒不敢砍往國王頭上,龍樹因而避過此殺身之禍。在遇難期間,他深刻地體悟到:「欲為苦本,眾禍之根,敗德危身,皆由此起。」乃於逃出皇宮後,立地出家修行,終於成為一代佛教偉人。

        由此可見,欲望滿足的後果,便是繼續追求更多的快樂,直至出現敗壞德行、危害身心,甚至被殺後果為止。所謂「欲壑難填」,的確是有道理的。

 

有求皆苦

        佛教傳來中國,帶來了佛教文化。其中影響深遠的,是佛教提出了人生是苦的訊息。經典提出佛陀教導弟子要明瞭四諦法:苦諦、苦集、苦滅、苦滅之道。繼而提出:「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的修道方向。後來到了南北朝,達摩祖師從南印度來到中國,不但帶來了禪法,其教導弟子的《二入四行論》其中更提出了「無所求行」的修行綱領。其中便說道:

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息想無求。經云『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也。」                                                    

        達摩祖師所說「有求皆苦,無求乃樂」的無所求修行方式,影響了中國禪宗的發展,令禪宗祖師們後來不求聞達,長居山林,令山林佛教成為中國佛教的特色。

       《佛說八大人覺經》亦說到:「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真正的自在,原來乃是建立在少欲無為的基礎上。欲望愈少,自由度愈大,這才是我們修習佛法,遠離煩惱,令身心達至安樂自在的不二法門。

 

不為自己求安樂

        中國大乘佛教,強調入世修行,隨緣度化社會大眾,明白到人生是苦,進而推己及人,願令眾生皆能遠離痛苦。隨著弟子們深入理解佛陀的本懷,乃是願令眾生皆能遠離苦厄,究竟成佛,因此大乘佛教強調「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偉大菩薩心懷,將個人欲求,轉化為協助眾生的願欲,更立下「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四宏誓願,以菩薩行將「離苦得樂」化為助人為快樂之本,再上升為願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的無上願行,帶領眾生至極樂之境地,這可說是將世俗欲求,昇華至出世極樂的偉大表現。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