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略論龍樹中觀學說及其思想根源
作者:劉錦華
發布時間:2009/5/13

第三屆佛教史專修班 (1980-1983年度) 修業報告

      學員:劉錦華


略論龍樹之中觀學說及其思想根源

甲、前言


龍樹菩薩乃佛滅後的一位最重要人物。他一方面批判了當時佛教各部派及外道的偏執,另一方面建立起性空中道的學說,發揮出佛教的萬丈光芒,確立了大乘佛教的地位,給予後世非常大的影響。本文擬首先略說他的中觀學說大概,然後就其學說的思想根源作一簡要的論述。
                                        
乙、龍樹學說的時代背景


在未討論龍樹中觀學說之前,我們宜首先看看當時佛教思想的發展情形。佛教自佛滅後百餘年間開始分裂,形成上座部及大眾部。及至佛滅後約五百年間形成了部派佛教的時代。教團分裂成二十部,互相爭執,各有主張,造成了佛教的極度混亂。此實難適合社會及一般大眾的需要。兼於印度當時的政治形勢亦由於孔雀王朝及案達羅王朝相繼而起統一印度。日趨分歧的佛教是很難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佛教內部亦開始了趨向統一方面的醞釀。此時,西北印方面,伽膩色伽王時代的協尊者結集出《大毗婆沙論》,意在統攝小乘各部。其作風是執有,主張三世實有,諸法實有,祇有我們的身體是假而已。而在南印方面則有另一極端的斷滅空的思想。他們認為一切幻滅,連修行及因果亦不例外,故被譏之為「方廣道人惡趣空」的思想。另外,更有一股新的思潮湧起,這就是新興的大乘思想。此新興的大乘學說由于沒有因循宗派的陋習,又能汲取諸家之長,所以更能適合社會的要求,而將大乘思想建立起來的首要人物,便是龍樹。

丙、龍樹中觀學說之大綱


龍樹的思想,主要是集中表達於他的《中論》裡面,因此本論為他的中觀學說之核心經典。我們現在就以此論來對中觀學說作一概述。


中觀所處理的問題就是「不著二邊」的論理。不著即不住,凡說二邊,即是指相對。換句話說,中觀是以世間有限制的語言來表達無限的概念。凡語言文字必落於二邊相對,而不著二邊則表示再不入二邊所範圍,而是跳出二邊。由此,超越此層面顯示道理之不偏一邊,處於中道。

《中論》最重要的偈頌是在第二十四品觀四諦品中的:「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這四句偈頌的意思是說明一切由因緣﹙即各種條件﹚所造成的事物,佛說﹙龍樹引佛說﹚就是「空」。因為一切由條件所造成的事物,究其實際是不可得,所以說之為「空」,但這個「空」亦都是假名而已,空本身亦復空,不要以為空可以生萬法,我們祇可以由萬法而見其理則是空。這個看法亦就是佛所說「中道」的義理。


這裡引出四個觀念:因緣生法、空、假名、中道。這四個觀念亦是中觀學說最重要的觀念。現逐一分析其意義。所謂「因緣生法」即是指「緣起法」。當我們觀察現象界的時候,便會發現一一現象都並非由一種原因做成,而是由眾多條件因緣而成。當再追尋下去時,此因緣亦復由眾多因緣做成。由此我們發現整個現象界裡面其實是一個錯綜複雜的和合體。我可以做成你的因,你也可以作為我的緣。所以這個變動不居的現象根本無一實體,一切都是由因緣而成就,這個理則就是緣起。當我們悟到此緣起之理時,就知道在這個現象界變動的過程中一切都是不實,無有固定,亦無自主,一切現象都是暫時的存在。這個暫時存在的狀態,佛家給予它一個名稱,就是「空」。空並非虛無,而只是說明現象界的暫時存在而已。由於世間是剎那變動不已,而語言只能相應於當下時空事物的狀態,所以必不能與真實相應。因此佛家就用「空」來表示出事物的狀態。「空」的意思即是用否定法、排遣法來提醒大家所看到的不是真確的。由此,比較上可以將我們的習慣性執著排遣開去。所以,當我們能夠否定了語言的可靠性時,「空」就猶如以指指月的手指而已,所以說「空亦復空」。空並非說是可以相應於實際,而是說「空」可以破除語言不相應於實際的毛病而已。故空本身亦只是一個指引,一個「假名」、施設的手段而已。若果真能明白這個道理時,便能排除語言所產生的一切相對概念,乃至「空」的概念亦能遣除,便能真正無一執著,不著於二邊,這便是「中道」的義理。


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切法都是緣起法,緣起法就是無自性,無自性者佛家說之為空。因為一切法空,所以一切存在都是一種假名,假名即是概念,一種並非固定不變的概念,而是因時制宜,施設的概念而已。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時,就可以說是悟入中道了。因為不執著於語言之兩邊就是中道,故中道並非另外有一法,名為中道,而只是描寫不執著兩端的狀態的如實看法而已。以上就是龍樹中觀思想的大綱。

丁、中觀學說的淵源


任何一種學說都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有其淵源傳承的。龍樹的中觀學說亦不例外,我們可以根據他的學說思想,找尋出他理論的根源。從種種的教證及義理推衍的支持下,我們可以說龍樹的思想是遠承原始佛教緣起之教說,近接般若經思想而完成的。我們現在先從阿含經的教證尋出其淵源所在。


從上文可以看到龍樹的中觀思想主要是處理「不著二邊」的論理。在雜阿含經第262經中有一段經文,是顯示出其淵源之所在,現在引之如下:

「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這段經文大概意思就是指出世人多偏於二邊,如有無等觀念。我們若能如實地去觀察世間造成的原因,則不會生起世間「無」的斷見,若能如實觀察世間的好壞滅情況,則不會生起「有」的常見。如實觀察的方式就是離開二邊的偏執。如此則能處於中道。而怎樣能夠離二邊處中道呢?就是明白了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道理。世間的事物生滅現象不外此法則,此法則就是「緣起法則」。此為中觀思想根源於阿含經的一個最重要的教證。

依佛陀說,能夠如實正觀世間事物的,就是正見。他又主張「不苦不樂」的生活,因為苦與樂的見解都是由於迷惘、情執而起的。佛陀認為我們應以八正道為實踐修行生活的指標。八正道乃以正見為首,因此我們在思想上就能以「不著二邊,說於中道」的正見為主,行為上就能過著「不苦不樂」的生活,由此而回應中道,於是思想行為能夠合一,離於二邊,方能成就覺悟解脫,這與龍樹的中道思想亦是有所銜接的。

另外,在龍樹的《中論》內,差不多他所引證的佛說都是出於阿含經的。例如:《觀本際品》說之「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乃是出於《雜阿含經第266經》中說:「無始生死…… 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又例如《觀四諦品》中說之「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鈍根所及,是故不欲說。」乃是在《增一阿含經卷十勸請品》中說:「我今甚深之法,難曉難了,難可覺知…… 設吾與人說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我今宜可默然,何須說法。」再例如在《觀四諦品》說:「是故經中說,若見因緣法,即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見緣起即見佛乃出於《增一阿含經第28卷聽法品》須菩提憶悟見空,無我即見佛的教說。而於龍樹在《觀有無品》中的「佛能滅有無,於化迦旃延經中之所說,離有亦離無。」這出於《雜阿含經第262經》,在上段已有引述。

所以,我們可以說龍樹的中觀思想乃是根源於原始佛教阿含經的思想。但從原始佛教過渡到龍樹的媒介就是般若經的思想。我們從般若經的思想中亦可看出龍樹中觀學說的淵源所在。

般若經可以說乃是由原始佛教的緣起說發展至初期大乘思想時所發揮的理論。般若經認為語言是不能描繪到絕對的境界。此絕對並非本體,而是緣起法則而已。我們可以在日常的相對現象內把捉到現象的法則,而當把捉到現象的法則時就不會被現象黏滯,而能揮灑自如,不執一邊,此時就稱為涅槃。般若就是內部追求解脫的一個手段。般若經用「空」來串連起世間的相對與涅槃理想界的絕對。因為當我們在了解現象界時,就會發現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造成,因緣亦由眾多因緣造成。因此,一切事物都只是暫時的存在而已。「空」就是表示出這個暫時存在的性質。因為它有存在,故並非是「無」。又因為它只是暫時的存在表現,亦不可說之為「有」。通過這思想階段,就能了然於「有無」都不是實際的,於是超越有無,從有無的二邊解放出來,就得到解脫。而中間從世間達到涅槃就要用般若,故般若亦非目的,而是手段而已。能用智慧觀照現象界就稱為般若。現象界怎樣觀察呢?就是了悟它是緣生的。一切現象都是由因緣而生,整個法則就是緣起。當了悟此緣起法則時,當下便稱為涅槃。般若經大致上處理了這些問題,給予龍樹很大的啟發。

所以,龍樹的中觀思想可以說是近接於般若經的思想。不過,二者其實都是根源於原始佛教的緣起教說。而由原始佛教 — 般若經 — 龍樹中觀學說上看,三者乃是一脈相承,後者將前者的義理進一步予以發揮,而龍樹更將之推到高峰。

戊、總結

最後,我們更可以由龍樹《中論》之立名來說明龍樹的本意。龍樹將這部核心著作不以「空」立名而以「中」立名,就是說明它是繼承阿含經而來而非唯般若經而已。中道的說法在雜阿含經第262經已有明確論述。原始佛教說「空」甚少,惟有中道是阿含經常說的,所以龍樹立「中」字作為中論之名乃是指出中觀思想是遠承原始佛教的「意在說明緣起中道」的精神而來的。而這個思想正是佛陀的本懷。

由於龍樹能夠本著佛陀的精神,發揮他的緣起、性空、中道思想,大破當時各小乘學派及外道的偏執,重新將佛教於混亂分裂之中建立起來,亦奠定了大乘佛教堅固不搖的基礎。我們現今所處的情景與當時的混亂情形亦復相當。我們正要再以此「緣起中道」的正見,重新抉擇佛法,冀能將佛陀的本懷顯露出來。

 


《參考書目》

1、《大正大藏經第二冊》﹙阿含部下﹚ 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2、印順法師著 《中觀論頌講記》正聞出版社
3、印順法師著《中觀今論》 正聞出版社
4、呂澂著《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上海人民出版社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